日前,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。两会期间,代表委员们肩负人民重托,共商国是、共谋发展,关于“两岸融合”“打造对外新通道”“保护企业海外资产”等代表委员们这么说……
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 蔡培辉:鼓励台湾青年将厦门作为登陆第一站
在全国两会上,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蔡培辉在接受采访时提及厦门,他认为,厦门在促进两岸融合发展中,发挥着重要作用,在两岸经贸合作、落实台胞台企同等待遇方面不断取得突破,他鼓励岛内“首来族”将厦门作为登陆的第一站。
蔡培辉表示,接到许多岛内青年的来电,询问他关于大陆的政策与营商环境,蔡培辉总是建议他们先到厦门实地了解。
蔡培辉认为,目前大陆在人工智能、大健康、制造业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,台湾青年应与时俱进,积极参与其中,大胆追梦圆梦。
全国人大代表 冯鸿昌:支持厦门打造“东南陆海新通道”
今年全国两会上,在厦全国人大代表,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、工会主席冯鸿昌建议,有关部委进一步支持福建、厦门建设东南国际航运中心,参照“西部陆海新通道”模式打造“东南陆海新通道”,让厦门港真正成为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重要支点。
当前,厦门正积极打造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,厦门港以“丝路海运”畅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,以“中欧班列”激活丝绸之路经济带,是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中的无缝衔接枢纽节点。
他建议,立足厦门,在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框架下,构建陆海联通、直达欧洲(含中亚)地区的“大陆桥”,建设面向全国的“小陆桥”,海向方面拓展东南亚航线,打造贯通欧亚、陆海一体的对外新通道。
冯鸿昌还表示,厦门对台区位优势明显,与金门在港口、物流等方面互联互通。他建议,以厦金通道先行,深入推进“厦门-金门-台岛”通道研究,打开闽台电子信息、机械装备等产业合作空间,建成中西部地区经厦门与台湾地区经贸往来的主通道,吸引台湾地区货物在厦门港中转,推动厦门沿海对台货运枢纽设施提级扩能,强化“丝路海运”、中欧(厦门)班列服务闽台物流运输能力。
全国政协委员 夏先鹏:出台《海外投资保护法》
长期从事法律工作的在厦全国政协委员夏先鹏,今年重点关注的是如何更好保护我国企业海外资产。为了提升企业法律应对能力、降低企业海外运营风险,夏先鹏建议,可以参照国外已有实践,探索制定适应于新时代中企出海保障的《海外投资保护法》,同时通过壮大中国资产海外安保力量,利用数字货币技术和积极财税政策为海外投资企业减负增收,维护国家经济利益、提升中企国际竞争力。
夏先鹏表示,通过立法的形式,对我们国家企业的海外资产,进行一个比较强有力的保护,能够把这一些问题在立法上固定下来,这样的话各个部门在保护海外企业资产的时候有法可依。对于我们国家海外投资主要目的地,要建立一个风险评级,建立一支比较强有力的安保队伍,要采取一个数字化的货币结算方式,简化海外企业资金的回流问题。
全国政协委员 赵东:加快建设“闽台空中快线”
近日,全国政协委员、厦航董事长赵东带着对民航领域的洞察见解,对新文旅、可持续发展、两岸融合发展等方面的深入思考,积极投身于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各项议程之中。
作为全球首家与联合国开展可持续发展目标合作的航空公司,厦航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多点开花,首批发布“碳中和机票”、打造“碳中和航班”,在节能减排、绿色服务创新、绿色供应链建设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,为全球航空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。如今,可持续航空燃料(SAF)的运用成为航空业“脱碳”的主流选择,赵东建议,优化SAF发展机制,减少对进口原油的依赖,实现换道超车,加快航空产业绿色转型。
从开辟两岸直飞航线、赴台招聘乘务员,再到创建国家级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示范点,深化两岸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,厦航不仅是两岸各领域交流的见证者,更是参与者与推动者。赵东说,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,厦航将加快建设“闽台空中快线”,进一步促进两岸人员、物资的高效流动,为新福建建设添砖加瓦。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