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者昨日从厦门海关了解到,今年上半年该关累计监管进境维修飞机110架次;监管区外航空保税维修进出口货值980.52亿元,同比增长29.4%。
受益于全球旅游业复苏,航空客货运量逐渐增加,航空公司不断扩大机队规模、增加航班频次,直接推动了飞机检查、维护和维修等市场服务需求的持续增长。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关务经理孙立介绍道:“今年上半年,我们完成了对来自美国、日本等14个国家(地区)的多家境外航空公司委托的飞机维修及改装业务,基地机库一直处于饱和状态。”
作为我国最早发展航空维修产业的地区之一,厦门航空维修基地汇集了太古、新科宇航等知名航空维修企业,形成集飞机结构大修、发动机及起落架维修、人才技术培训等多环节于一体的产业格局。孙立说,“飞机维修是个‘精细活’,虽然简单来说就如同汽车到‘4S’店做保养维修一样,但是飞机维修对技术精度和时效性都有着极高的要求”。
为促进航空维修新质生产力的持续、稳固、高质量发展,厦门海关根据航空维修境外订单占比超80%的特点,在全国率先开展“综保区外保税维修”业务试点,航空维修企业在综保区外即可享受免担保、可退税、账册式的保税政策。同时,叠加保税仓库功能,贯通保税物流与保税维修之间的通道,打造“保税仓库+保税维修”新兴业务模式,推动业务范围从整机维修拓展至发动机、起落架、零部件制造等领域,每年为企业节约22亿元担保额度。
同时,为进一步压缩维修飞机停场时间,厦门海关首创“航空维修一体化”监管模式,“我们最大限度简化监管手续,叠加‘政策宣贯、指导申报、服务协调’的全流程通关保障模式,为每架维修飞机减少停场时间1~2天、压缩通关时间25%以上,提升航空维修企业核心竞争力,进行全球化布局,向国际化迈进。”厦门海关所属机场海关航维保税科科长宋林说。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